皮影皮影艺术:绝妙的艺术佳品,演封神、西游
皮影艺术是遍于我国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据历史记载邕见于宋代,主要在北宋初年。当时的“绘革社”为皮影戏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范本,创作了丰富的皮影造型。宋代以前有无影人出现,考古学家目前还未发掘到一副最早的原始的素纸雕族的影人形象。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中国造纸术的出现,也就是民间工艺品——剪纸和素纸雕族影人出现的时代。皮影的产生也应该是造纸术出现后的产物。
镇原皮影的来源与兴旺
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有关于神灵或圣贤开创艺术的神话,据传皮影很早就在陇东山区降临了。皮影戏,又称“灯影戏”,源于北宋,盛于明清。据史书记载陇东皮影艺术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分布于平凉、庆阳各县,较为集中的为东临陕西,西靠宁夏一带,陕、甘、宁交界三角地带处的环县、镇原。
镇原皮影戏发生、发展是比较早的,据慕少堂、焦国理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编纂的《重修镇原县志·民族志》记载,“四乡农事毕,报赛喜演影戏以其价廉也”,又记“搜神记汉武帝于李夫人之亡使齐少翁致其魄于他帐中,望见之,仿佛夫人像也,此影戏之所由始也,故今之影戏其演法与演电影同,刻牛皮为鬼神,人物、山水、鸟兽之类,特色鲜明,种种臻妙,演封神、西游,无一不备。”
镇原皮影艺术作为民间文化生活的主要形式之一,多用于闲暇时地方戏的表演,堪称绝妙的艺术佳品。皮影雕刻精细,风格古雅,兼收并蓄,形成了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它的着色对比强烈,活泼明快。实与剪纸艺术一脉相承,充分体现了粗中有细,细中有精,豪放有致的独特民间艺术风格。清末民初其制作水平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出现了带有复杂图案构成的大片布景。如“花果山”、“金殿”、“帅帐”、“葡萄架”之类的大型影片,最大的已扩大到了厘米,弄影人常称之为“大片”,也还有100厘米左右的“中片”。这些都是淳朴的乡民们,在劳动之余为调剂精神,消除疲劳,发泄其过剩精力,显示了并不亚于美术家的本领,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皮影造型,天神、地鬼、图腾、灵物、猛将侠客、鱼鳖海怪、飞禽走兽、山石花卉、案几桌凳等多姿多彩的戏曲人物,艺人们都加以夸张、创造,以求得神似。
镇原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的因素,皮影也受交通和经济之限,保持了古朴浑厚的民间风趣,这里的影件、影人多采用牛皮雕刻,故称牛皮灯影,又多在窑洞中掌灯(即清油灯或煤油灯)演出,也有“窑洞影子戏”或“牛窑戏”的俗称。镇原皮影的造型特点与其他地方的皮影一样,不论现代人从那个角度去欣赏它,当初都是用来表演戏剧、故事的。所以它的人物、动物、鬼怪、车马、案椅、山石以及各种景片的设计无不戏剧化、舞台化。传统的皮影舞台——亮幕(或纸亮)为15×1.1米左右,因为影人是皮影戏台上的主要“表演者”,所以它的高度约为亮幕的三分之一。早期的镇原皮影人物人头较小,只有20厘米稍多,纹样简单,色别单调,显得十分朴素。上世纪四十年代以后,影人个头大至30多厘米,镂刻也开始繁复、精细,着色虽然仍以黑、红、黄、绿为主,但纹样交错而显得格外丰富。其造型设计更突显了头大身小,身段上窄下宽、手臂过膝的特点,整体由粗放变得灵秀多了。所有影人除极个别丑角、鬼怪之类有四分之三的半侧面外,一般都是正侧面。脸谱设计的一般规律是,黑忠、红烈、花勇、白奸、空正,与关中秦腔脸谱基本相同。五官造型凡有谱样的多为圆眼睛,吊嘴角,疙瘩鼻,或显忠勇暴烈,或显阴险狡诈。阳刻正面角色则多为平长细眼,小嘴巴,直鼻梁,显得平和有度。所有人物除旦角外皮影是什么地方的民间艺术,额头十分突出,冠饰大幅度后移。这一变形夸张,使影人倍加精干,神采十足。其他影件,如殿堂帅帐、案几、牙床以及各种动物等,除结构被“压缩”外,稍有透视,以求立体感。假山、花屏之类则与民间染色、剪纸无异。
镇原地处陕、甘、宁交界处的三角地带,山大沟深,居住分散,交通不甚发达,资源欠缺,历史上经济文化发展相当迟缓。据统计皮影皮影艺术:绝妙的艺术佳品,演封神、西游,全县二十四个乡镇曾有皮影制作艺人五、六家,皮影箱具(班)40余副(个),从事皮影戏抄演的艺人达数百人,在三岔、殷家城等后山乡镇还流传着“上路拉鞭杆,走亲戚毛驴子一赶,吃羊肉袖子一卷,心烦了牛窑一喊”。俗话里“牛窑一喊”正指的是皮影戏在山区农民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真实写照。镇原流行的皮影大致分为东路影人和西路影人。以南川、临泾的张富贵、李文祥、亢鸿海、脱文辛、王进礼等为代表的皮影艺人主要抄演的是来自陕西关中一代的东路影人造型,其制作手法上比较细腻、精致,郭原、新集的周学宗、景××、黑女子、焦结子等艺人抄演的是来自宁夏固原的西路影人,其制作材料上也有用羊皮、驴皮、马皮等,雕刻手法上比较粗犷、豪放。每年冬春两季皮影是什么地方的民间艺术,这些艺人们就肩挑箱具,背负乐器,走乡串户为劳作了多半年的乡民们吼几声陇东道情,秦腔或眉户戏,为其休闲娱乐活动增加欢乐热闹的气氛。甚至有乡民中的爱好者也跟着、学着吼几声,以发泄其过剩的精力,或者称其为“游戏的冲动”,从而陶冶其审美情趣。
镇原皮影的制作及表演
皮影戏虽然谈不上什么“阳春白雪”或“下俚巴人”,但也同属“高台教化”,用以祝福、祭祀、敬神。其影件有用各种材料制作的,这里只谈牛皮影件的制作。根据民间艺人的实践经验看牛皮要选用年轻的、青草期的、黑色的公牛皮,这种牛皮皮板薄厚适中,质坚而柔,显青透明色,使用率高。其制作过程是:
1.制皮。牛皮的制作程序大致是:用清水浸泡全松软后,周围钻孔穿绳紧拉在事先准备好的框架上,凉干即可用刮刀(俗称月子)刮去毛、浮皮及残肉,直至完全净亮透明为止。
2.刻制。艺人们在影件制作时,首先用铁笔将样稿轻轻划在牛皮上,然后再用各种刀型、刀具刻或凿,刻制时先繁后简,先内后外,凡要去掉的部分在刻凿完成后一次通掉。有经验的艺人在刻凿时刀缝垂直,编组长线,如人之发须,马之鬃尾等,凭借手劲使用“拉刀”技法,一气呵成,线条流畅挺劲,一波三折,酷似中国画之工笔白描。
3.着色。影件刻制好之后,早期,民间大多用红、绿、褐等“硬色”,近代多用透明颜色水,实际使用上多用纯色,极少用调合色,因而投影在亮幕上的各种影件形象颜色纯正绚净,鲜明靓丽,对比强烈,各种纹样、图案由刀路分开,层次分明,且显得丰富协调。
4.出水。牛皮影件刻凿,着色后的关键是“出水”。所谓“出水”即熨平,这是艺人们最看重的一着。这个关过的不好,不是影件卷翘不“吃”亮子皮影是什么地方的民间艺术,就是“吃肉”变形不能使用,就得前功尽弃。传统的“出水”是将特制的两块方砖用柴禾烘热,再把影件用湿布衬垫,逐个夹放中间,最少在半小时后取出。“出水”处理得当,影件平整,版直、正规,永不变形、经久耐用。“出水”以后的影件刷清胶或清漆,凉干后即可按设计合成装订,安上操作环、杆,便可在亮幕上“表演”了。
5.分解。镇原皮影人的分解与其他地方差别不大,人物的头颈分开是为了更换,一经插入便不能自由俯仰。其他活动部位分解为:颈(包括头)至腰为一片,腰至双膝(包括腰间佩带物)为一片,其下包括脚则分两片。两只胳膊各分为大胳膊、小胳膊、手三部分。这样的分解,有似不合理的地方,如腰至双膝为一片、人体二分之一处的大转子却不会转动,但它用在古典服饰的皮影人物分解设计上却是难能可贵的,比按人体实际转动部位制作的影人“科学”多了,“表演”起来十分得体。这样分解的人物一经落座,便自然翘起二郎腿来,潇洒活泼,庄重精神。
皮影的表演。皮影说到底还是要回到它的作用——演戏上去。但这种“演”绝对不同于真人、布景舞台大戏的“演”。其具体表演程式步骤是:①搭设皮影亮幕(舞台)只有高、宽,而无深,因此有人说它是“平面艺术”;②各种影人影件在制作时是一次定型,喜怒哀乐不由自主,所以有人说它是“固定艺术”;③“影”是通过人的操作,在亮幕(舞台)上表演,所以它也是“傀儡戏”的一种;④由于活动在舞台(亮幕)上的所有影件,都是按照操作人的意志或摆布或活动,马就无需鞭代,虎也是实有其形,腾云驾雾,身首分家也都能尽如人意。按照这些特点,皮影戏的长处就在于它的傀儡性和“假戏真做”;⑤皮影戏演出阵容和作用,乐器也保留了原始说唱形式和民间状态,类同于演“双簧”。它演出时所用的乐器总共不足十件。打击乐中除干鼓、皮鼓外还有牙子、甩棒,弦管乐只有板胡、二胡、唢呐或笛子。每班组成员一般五、六人,或者少至三、四人,各人都是吹拉弹唱的多面手,是一个典型的说唱班,这样的阵容大概也是中国戏曲表演中十分简陋的,也是十分精干的了。其表演独具浓烈的地方色彩和民间气息。由于它唱腔上高亢抑扬,如吟如诉,咳咳唠唠,以及表演上特有的外方里圆“身段”和强烈的“一遥三晃”韵律皮影皮影艺术:绝妙的艺术佳品,演封神、西游,妩妩娜娜,不紧不慢,千姿百态,跃然亮幕,加上艺人们随用创作的皮影剧院戏剧目繁多,再则由于其占地小,箱具轻,用人少(一人多角),一能为乡民祈祷敬神,祭天,祭祖还愿演唱,祈福纳祥。二能为乡民休闲时演唱,自娱自乐,爱好者还可跟着吼几声,所以使人百看不厌,久演不衰,在这些方面,确实是大戏难以做到的。
镇原皮影的衰变及希望所在
任何一门艺术都有它的兴衰时期,皮影艺术也不例外,如果说我国皮影的盛世从宋朝开始,陇原皮影的衰败约在民国末年。镇原县皮影的衰落实则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后(即文革前后),目前全县制作及抄演皮影的艺人也所剩无几。不论其衰退的迟早,它都是有声电影的先驱。正如专家所说的一样:“有声电影的来源,不能不崇拜中国皮影为开山祖”。此言不但说明了中国皮影对电影艺术的贡献,更主要的是点出了中国皮影向纵深发展道路。数百年来,人们看惯了在油灯下跳动的皮影戏,被电灯的使用,“电打皮影”(乡民们第一次看电影时的称呼)的出现吸引了过去,皮影戏开始冷落了。到了今天,皮影已成为稀物或者是上了岁数的老人回忆往事的欣赏品。它的实用价值一落千丈,再也赶不上先进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步伐了,电影、电视、VCD光盘代替了古老的“影子戏”。皮影戏是农村的产物,是农民喜爱的文艺形式。如果说电影、电视作为现代精神文明的标志占据了我国的广大城乡,替代了走村串户的皮影戏的话,那么数百年来,乡民所创造的皮影艺术最终作用已经达到,皮影只有进人博物馆了。
近年来,中国皮影不再是用于亮幕上的演出,而作为古朴的民间艺术品,以商品的形式占据了文化流通市场一角。它作为黄土高原民间艺术的一枝奇葩成为收藏的艺术珍品,被中外爱好者接受。1989年9月以环县皮影艺人为主,组成的“中国·甘肃民间皮影艺术团”应邀前往欧洲的意大利首都罗马及米兰等十几个大中城市访问演出二十多场,观众达万余人次,深受外国人的好评,为中国皮影艺术走向世界,赢得了声誉。2002年8月环县专门举办了“中国·环县皮影艺术节”,进一步推动古老的皮影艺术为现代精神文明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又为皮影艺术作为民间工艺品收藏欣赏,进入文化产品流通领域,进行了新的探索。镇原皮影以其造型丰富多彩,从古到今流传着上千个皮影人物和其他不同式样的范本。这是发展商品工艺的优厚条件,大者可以作为宾馆、写字楼的门厅,会议厅屏风装饰画,小者可以作以单幅美化房间,更小者可以作为书签、旅游品留作纪念,使古老的皮影艺术为现代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