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话:关于易经,你所应该知道的基本信息
第一句话:关于易经,你所应该知道的基本信息
易经指夏代的《连山》、商代的《归藏》及周代的《周易》,这三部经卦书统称为易经。
其中《连山》、《归藏》已失传,传世的只有《周易》一本。
从本质上来讲,易经是阐述关于变化之书,长期被用作“卜筮”。
“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
第二句话:易经的起源
易经最初起始于古人对天地万象观测的描述。这种观测依据的是日月的交替和四季的变化。古人由此而产生阴阳的概念。
阴阳的起始为天地的混沌状态,古人称之为“太极”。
阴阳被称为“两仪”,用符号阳爻“------”和阴爻“-- --”来表示。
阴阳爻的叠加产生的图形被称为“四象”:
“四象”分别再同阴爻与阳爻进行一次重合,就得到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八卦”。
八卦分别代表天、泽、火、雷、风、水、山、地。
古人用八卦的形态来揭示和展现阴阳相生相克学习易经文化好处,天地万事万物的关系。这种表达的方式,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预测。
关于这些史实,百度百科是这样记载的:
伏羲,《史记》中称伏牺。其所处时代据今约7000年左右。
伏羲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相传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占卜八卦,创造文字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
第三句话:易经是怎样被用来进行预测的
相传伏羲借着观看日月星宿的分布,俯瞰地球的自然环境,画八卦以成图。
这是一张伏羲先天八卦图。
在这张图上,伏羲将天地当做一个大的坐标系,用八卦来做标记,用八卦所代表和具有的物质属性,来对天地运行状态进行描述。
具体的状态描述为:
乾卦和坤卦相对,谓之“天地定位”(因八卦中,干代表天,坤代表地)。干居正南,对应的坤居正北。
艮卦和兑卦相对,谓之“山泽通气”(因八卦中,艮代表山,兑代表泽)。艮居西北,对应的兑居东南。
震卦和巽卦相对,谓之“雷风相薄”(因八卦中,震代表雷,巽代表风)。震居东北,对应巽居西南。
坎卦和离卦相对,谓之“水火不相射”(因八卦中,坎代表水,离代表火)。坎居正西,对应离居正东。
这张先天八卦图是一张囊括了天地和方位的图,同时又用能量关系----天、泽、火、雷、风、水、山、地做了描述。
这种能量关系的描述到了商代以后,又被具体为五种物质。这五种物质就是我们今天所熟悉的金、木、水、火、土。
伏羲的先天八卦图本身是一张描述日月运行和季节变化的信息全息图。人和事物在这个全息的、带有能量和变化的坐标系中,就可以通过观察它们的变化和结果,得到一些规律性的认识。
这些认识慢慢积累起来,就在一定程度上对生命和事物的发生发展有指导和借鉴意义,慢慢变成了人们可以知过往而鉴未来的预测手段。
第四句话:易经名称的由来
八卦的核心为阴阳。阴阳用一个字来表述,就是“易”字。
“易”字上面是一个日字,下面是一个象形的月字。易经据说由此得名。
第五句话:易经发展的三个阶段
《连山》和《归藏》今天均已失传。其中《归藏》部分内容于近代考古中发现,可以证实《归藏》确实存在过。
第六句话:《周易》同《连山》和《归藏》的区别
区别在于以下两点。
1、周文王将伏羲八卦的每一卦,再同阴阳爻分别重合一次,得到了八纯卦:
八纯卦的每一个爻都变化一次,就会得到六十四个卦。这是八卦所能穷尽的所有变化。
六十四卦每卦六个爻,共计三百八十四个爻。
相传周文王给每一个爻后面加了解读文字第一句话:关于易经,你所应该知道的基本信息,被称为爻辞;给六十四个卦的每一卦后面加了解读文字,被称为卦辞。
2、文王八卦设计了新的八卦图,被称为“后天八卦图”,《周易--说卦传》里对后天八卦图的特性做了描述:
万物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每周天360日有奇,八卦用事各主45日,其转换点就表现在四正四偶的八节上,这就构成了按顺时针方向运转的后天八卦图。
图为文王的后天八卦图。
第七句话:流传到今天的书籍《周易》,同周文王的“周易”有重大差别。
“周易”之所以被称为“周易”,是因周文王发展创新的缘故。
“周易”同流传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周易》这部书不是一回事。
《周易》一书,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易经六十四卦的卦辞和全部三百八十四爻的爻辞。这部分内容相传为周文王所著。
第二部分为《传》。百度百科注:
《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
这里出现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周易》这本书里,将上古从伏羲至周文王的易经发展过程中,预测的基本方法全部忽略不写。只在文中交待了一句当时已经不再使用的上古时代用蓍草占卜的方式。
全部《传》的内容,都在解读和讨论易经卦辞和爻辞文字记录中所带有的预测信息。并试图从这些信息中总结出对世间活动和人生行为有指导意义的内容。
由于易经预测本身就能够揭示天地运行和变化的道理,所以,《传》部分的内容将这些道理加以阐述和引申学习易经文化好处,运用来对照人世间万事万物的变化规律,让人们从哲理的高度上看到了易经的内涵和价值。
这是《周易》作者给易经发展所带来的好处。
但书籍《周易》略去了易经的预测方法部分。也给后世的易经学习和研究带来巨大的负面因素。
由于孔子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名声太响,使得后人在学习易经的过程中,完全参照书籍《周易》的内容,不再学习和讨论易经的预测部分,从而导致易经的预测和理论从春秋战国后期开始起分道扬镳。
这种现象直到宋代的儒学大师朱熹关于易经的著述问世才得以改变。
第八句话:《周易》一书中流传至今的部分名言警句
1、亢龙有悔。
译文:龙飞的过高,必将造成后悔之事。
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译文:天道的特点是永远不停的运动变化,谁也不能阻挡,君子要效法天道,自立自强,奋发向上,永不松懈。
3、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译文:地的气势厚实温顺,君子应效法大地以深厚的德行来包容万物。
4、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坤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译文:身居高位而不骄傲,屈居人下而不忧愁。所以说自强不息而又随时反省,虽面临危险而无灾祸。
5、同声以相应,同气以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第一句话:关于易经,你所应该知道的基本信息,各从其类也。
译文:同样的声调能产生共鸣,同样的气息能相互吸引。水往低湿的地方流,火往干燥的地方烧,云随龙而出,风从虎而现,说明天下万物都是亲附同类的。
6、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译文:君子通过学习来积累知识,通过讨论来明辩事理,用宽厚的态度处事学习易经文化好处,运用仁义来行事。
7、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缺。
译文:长期做好事的家庭,福祉定会传到后代;长期不会好事的家庭,祸害一定会害及子孙后代。
8、劳谦君子,万民服也。
译文:劳苦功高而又谦逊的君子,必将得到百姓的敬服。
9、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译文:两人意气投合,会形成一股锋利的可以切玉断金的力量。
10、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译文:不去严密地收藏财物,就等于引人行窃;妖冶地打扮容姿,就等于引人非分之想。
第九句话:易经与《道德经》的关系
《道德经》是一本解读易经的百科全书。
易经被称为无字天书,一画开天。太极出,两仪生。
太极,就是老子所说的“道”。
两仪就是阴阳。阴阳的交替,衍生出世间的万事万物。而万事万物都要遵循“道”的规律和法则。
老子的《道德经》根据易经中天地自然的信息和规则来阐发和界定人间种种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第十句话:易经与《黄帝内经》的关系
《黄帝内经》中运用了易经的阴阳五行学说理论,把人体看做一个小宇宙,对人体世界来做度量和描述,从而揭示了人体世界里的奥秘和规律,并针对来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生命系统的保健和维护。